首頁 > 詩詞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作者:由 在長安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2-23

隋和唐都城是長安嗎

來自:悅鑑西安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唐都長安城是我國古代歷史鼎盛時期的一座規模宏大、建築雄偉、佈局規整並有眾多人口的大都城。都城內計程車庶百姓居住區,以坊裡為其分割槽單位整齊排列,唐朝政府對其管理有一套嚴密科學的制度。唐都長安城,本隋都之大興城,始建於隋開皇二年(582)六月,城內的市民居住分割槽地段,是由外郭城的東西十四條大街,南北十一條大街交錯分割,自然劃定而成。

隋文帝時名其為坊,煬帝時改稱裡,隋恭帝及至唐朝又稱為坊,全城共一百零九坊與兩市(市各佔兩坊之地),坊的分佈,集中於外郭城,是以城中央貫通南北的朱雀門街為中軸線,東西各半,依次排列,彼此均等。其排列的格局是從外廓城北城牆至南城牆,南北一^三坊象一年有閏,皇城以南東西四坊,象一年四季,南北九坊,象《周禮》“王城九建”。這種“千百家似圍棋局”整齊規一的棋盤式居民坊裡,是隋唐長安城在佈局上的一個顯著特徵。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其“棋佈櫛比,街衢繩直,自古帝京未之有”。唐朝政府對長安城的行政管理為府、縣兩級制,京兆府為長安都城的行政官署,府置牧一人,因其地處樞耍,多以親王為之,如唐太宗之為秦王時,中宗為英王時,睿宗為相王時,都曾居其任,但親王僅為居閣而遙領,實際府政以京兆尹主之。京兆尹,從三品官,為長安城的行政長官,其府設於光德坊的東南隅,京兆府之下設萬年、長安兩縣共治長安城。

兩縣以城中央朱雀門街為界,街東歸萬年縣,領五十四坊與東市,街西歸長安縣,領五十五坊與西市,縣各設令一人,正五品,長安縣署在長壽坊,萬年縣署在宣陽坊,兩縣各有功曹、主簿、錄事、尉等從員佐史一百四、五十人,縣之下市民居住的坊裡,即成為最基層的管理單位。據記載,隋每坊置坊主一人,佐二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京都坊改為裡,皆省除裡司官以主事,改坊為裡,每裡置裡司一人,官從九品下,至義寧初廢,到了唐代,政府規定“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兩京及州縣之廓內,分為坊,郊外為村,裡及村坊皆有正”。“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村、坊、鄰、裡,遞相督察。”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從隋至唐,統治者對都城長安居民坊裡的基層管理十分重視,曾先後設有坊主、坊佐、裡司、坊正等職,唐代的坊正雖無官品,但其職在驅催、掌追、呼催、督司、督察,因此坊正就成為長安城各坊人民直接的統治者。除了以上行政管理機構之外,長安城因是帝都所在,還另有監察系統和軍事警備系統。監察系統設左右巡使等,據《通典》記載,監察御史分左右巡,糾察違失,以承天朱雀街為界,每月一代,左右巡使,分知左右巡察,“掌左右街百坊之內謹啟閉,微巡者也,各察其所巡之有不法之事”

軍事警備系統有左右金吾衛大將軍,“掌宮中及京城晝夜巡警之法,以執御非違,左右中郎將,督京城左右六街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同時坊角還設有武候、鋪由衛士分守。長安城中的這些行政、軍事、監察等組織對坊里人民組成了嚴密的統治網,為了鞏固王朝腹心地區的統治,長安城各級官吏都以監督、防範都城人民為其首務,“彈壓為先,不以慈惠為本也”。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首先,為了維護統治者的自身安全,唐朝政府嚴禁都城居民接近宮城和皇城。唐都長安城是唐室皇帝和中央機構所在,長安城中的官室共有三組建築群,西內太極宮,位於城北中部,東內大明宮,位於城外東北的龍首原上,南內興慶宮在大明宮之南城內原,隆慶坊之地,此三內為唐朝天子先後所居和其處理朝政之所。皇城亦名子城,緊依太極宮之南而建,為中央衙署集中之地,無論宮城或皇城,外圍均有城垣,與居民坊裡彼此完全分隔,這是隋唐長安城在建造佈局上區別於前代都城的一個顯著特點。

隋唐統治者使中央官署集中於一地,並在宮城、皇城外圍築設牆垣與居民坊區分隔的目的,在於加強對市民百姓的防範,宋代宋敏求在《長安志》中就曾指出:“自兩漢以後,至於晉齊梁陳,並有人家在宮殿之間,隋文帝以為不便於民,於是皇城之內,惟列府寺,不使雜人居止,公私有便,風俗齊肅,實隋文新意。”為了統治者的安全,唐朝政府嚴格規定坊里居民不得登高臨視宮中,若登高臨視官中者,要被判刑,同時還規定不得向宮城放彈及瓦石,犯者處徒刑一年半,如果敢將彈或瓦石投入官中,則要處以徒刑二年至流刑二千里的重罰,還禁止居民翻越皇城與宮城城牆,規定凡“越皇城垣者,徒三年,越宮垣者,流三千里”。

另外還嚴厲規定若持兵器棍棒擅入官門者,則處徒刑三年,闖入殿門者,流二千里,甚至連步行承天門外的御道也要處笞刑五十。為防範人民的反抗,唐朝政府還禁止都城居民私藏兵器和練武聚射,貞元八年(792)六月,唐德宗詔令“槍甲之屬,不蓄私家,令式有聞,宜當遵守,如聞京城士庶之家藏器械,宜令京兆府宣示,傅納官司”,唐憲宗元和五年(810)也下令:“京城內,無故有人於街衙中帶戎仗及聚射,委吏執府縣科決。

唐朝廷更以府、縣、坊及左右金吾、左右巡使等各級軍政官吏,嚴查坊里人民的不滿思想和不利於統治的言行,唐玄宗在《禁止街坊輕浮言語詔》中宣告:“口無擇言,行不近禮者,宜令府縣長官左右金吾明加訓導,若有犯者,隨事科繩。”對於敢在市內及眾聚之處故相驚動令擾亂者,杖八十,對口出欲反之言,妄為狂悖之語者,流二千里,若指斥乘輿,情理切害,更要處以死刑。由於長安城中各級官吏對坊里人民的嚴密防範和統治,致“京城之內,觸刑章者多於天下”。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長安城各坊內居民的房舍建造,都按照身份等級的不同有著嚴格的規定,大和六年(832)六月,唐文宗頒營繕令規定“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捨不得過五間九架,廳廈兩頭門屋,不得過五間五架,五品已上堂舍,不得過五間七架,廳廈兩頭門屋,不得過三間兩架,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過三間五架,門屋不得過一間兩架,而庶民百姓所造堂舍,不得過三間四架,門屋一間兩架”並且規定“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樓閣臨視人家”。為了嚴格維持等級房舍建造制度,唐朝政府多次頒佈禁令禁止違制建造,大和六年的營繕令還規定“諸營造舍宅,於令有違者,杖一百”。

儘管有種種禁令限制,而王公貴族、天子倖臣,仍然憑權依勢,在長安城大營樓榭,逾制興造,“王侯妃主京城第宅,日加崇麗”。安史之亂前後,“大臣宿將,競崇棟宇,無復界限,力窮乃止”。如玄宗時虢國夫人在宣陽坊大治第宅,棟宇之盛,世無與其比。

唐玄宗還曾親為安祿山起第於親仁坊,“但窮極壯麗,不限財力”,郭子儀在親仁坊的第宅也是“堂高憑上望,宅廣乘車行”。唐代宗時宰輔及朝士當權者爭修第舍,頗為煩弊,議者以為土木之妖,因此長安城中坊內房舍建造的種種制度和限制,對王公貴族來說是不具有什麼嚴格約束力的。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長安城外郭城之內除有縱橫筆直、相互交叉的通衢大街之外,各坊之中也有街巷相通,大體上皇城正南的三十六坊,與大明宮前丹風門街兩側的永昌等四坊。坊中央只有東西向的橫街,而無南北向的大街,除此外其餘各坊都有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橫街貫通於各坊的中央。大街寬十五米左右,橫街之外各坊之中,還有許多曲、巷,如平康坊有諸妓居住的南曲、中曲和北曲,勝業坊有光祿大夫薛繪兄弟、子侄同居一地的薛曲,興道坊東北有下曲。靖恭坊有氈曲,親仁坊有汾陽王郭子儀居住的永巷,宣平坊有柳巷,等等。這些曲巷,街面較窄,或相互平行,多東西向巷道,或彼此溝通,與坊街相連。

長安城坊內的街衢交通,有其嚴格的管理制度,唐朝政府為了都城坊內街道的整齊,禁止房屋及牆壁突出路面,不許侵街造舍,其次為保持街道的表面整潔。唐朝政府還規定不許在街巷挖坑取土。開元十九年,玄宗詔令“京洛兩都,是惟帝宅,街渠坊市,固須修築,城內不得穿掘為窟,燒造磚瓦,其有公私修造,不得於街巷穿坑取土”。廣德元年唐代宗還詔令“城內諸街衡,勿令諸使及百姓輒有種植”,另外唐朝交通制度還規定,出入城門,左入右出,行路“賤避貴,來避去”不得在城內街巷及人眾之中,無故走車馬,從事工商的百姓更不得乘馬。唐長安城內的坊裡,均為封閉式的建築,坊及市的四周都築有圍牆,彼此加以隔絕,坊內居民出入,須經過坊門,當時長安城內,除皇城正南三十六坊因其在宮城直南,不欲開北街,洩氣衝城,因而只設東西向的大街,只開東西二坊門,其餘每坊開四門,有十字街,“昏而關,晨而開,定時啟閉。”

「西安文脈述略」裡坊之間

唐太宗以前,長安城坊門的開關靠諸街晨昏傳叫,貞觀十年(636)十二月,太宗接受馬周的建議,“坊門隨晝夜鼓聲以行啟閉”。當時長安城內在直通外廓城門的六條大街上設有街鼓,五更時,隨著宮城承天門曉鼓響,六街鼓即承而敲動,擂三千聲,坊市門就跟著宮城皇城外廓城諸門而開啟,日落後,隨著承天門暮鼓動,六街擂鼓八百聲,坊市之門又隨著宮城皇城外廓城諸門而關閉。由於坊門昏曉隨鼓聲而啟閉,每晚鼓聲絕後,即禁止出入坊門,因而在都城實行嚴格的夜禁制度,凡犯夜禁者,“令其主司定罪,庶人杖以下決之,吏杖以下皆送大理”。若因公或家有吉凶疾病等急事,需夜出坊門者必須持有府縣或本坊的路條,經勘驗後才能開坊門放行。為了嚴格執行坊門夜禁制度,唐朝政府規定,“其坊正市令,非時開閉坊市門者,處徒刑二年”,而且還規定“諸坊應閉之門夜有直宿,對於該放行而不放,不該放行而放者,處笞三十”。

長安城各坊坊門除隨昏曉定時啟閉外,有時各坊的北門或南門,還因為祈雨、祈晴而臨時關閉。如天寶十三年秋,京師連月霖雨,唐玄宗於九月遣閉坊市北門,大曆四年,長安城從四月至九月久雨不晴,京師米貴人飢,於是代宗命令“閉坊市北門,門置土臺,臺上置壇及黃幅以祈晴”。元和十五年(820)九月唐憲宗因長安大雨兼雪,“街衙禁苑樹無風而摧折,連根而拔者不知其數,乃令閉坊市北門以禳之”。長安城各坊坊門除因祈雨、祈晴臨時關閉外,其昏曉定時啟閉和夜禁制度,只有在每年的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夜準開坊市燃燈,才臨時解除,允許通宵不閉坊門,因此這個時候就成為盛唐的狂歡之夜,這就是電視劇《大明官詞》裡14歲的小太平得以出官遇見薛紹的原因。

當然,到唐代後期,隨著都城經濟生活的發展與國家控制的削弱,這種嚴格的坊門定時啟閉與夜禁制度,也就逐漸鬆弛,唐都長安城嚴密的坊裡管理制度,反映出長安城是中國古代封閉型都城發展的歷史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