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刷單、網戀、網遊代練 這些騙局專門“套路”年輕人

作者: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2-12

怎麼套路物件

刷單、網戀、網遊代練 這些騙局專門“套路”年輕人

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的消費、社交、求職、娛樂活動都開啟了“雲模式”。與此同時,一些騙子也悄悄盯上了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海淀法院法官以案說法為您揭秘網路詐騙“新套路”,提醒您提高防騙反詐意識,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刷單兼職?

小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小趙是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公司白領。2020年10月,他在網路上結識了網友老楊,老楊告訴他一種賺錢的“好門路”,稱能夠幫助小趙從事淘寶店“刷單”返利掙錢。具體操作為小趙向老楊轉賬進行“刷單”,老楊會在交易成功後將本金和12%的利潤返給小趙,如果單子多的話一個月能掙上萬元。小趙一開始將信將疑,將自己賬戶的餘額轉到了老楊的賬戶上。一週後,小趙果然收到了足額錢款,便完全放下戒心。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他陸續將近30萬元人民幣轉到老楊的賬戶上。過了幾天,小趙給老楊發微信詢問返利時間,卻發現已經被對方拉黑,電話也無法撥通。小趙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於是立即報警。後老楊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老楊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鑑於被告人老楊主動投案,到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自首;且在家屬的幫助下退賠被害人小趙的全部損失,取得了諒解,依法對其從輕處罰。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了被告人老楊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萬元。

法官提醒:

不法分子往往活躍在各種網路兼職社群中,以釋出刷單任務和“成功經驗”等虛假資訊作引導,以“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為噱頭,巧妙利用受害者貪小便宜的心理,其目的則是騙取受害者口袋裡的大額本金。有的要求受害者直接轉賬,有的則誘導受害者下載App或點選連結購買虛擬商品,支付成功後根本不會發貨。法官提醒,大部分以刷單為名義需要個人墊資的兼職,都可能是詐騙。要警惕“賺佣金”“做任務”“刷信譽”等形式多變的刷單騙局,不輕易下載陌生人提供的App、點選陌生人提供的連結或向陌生人轉賬,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網戀情深?

被騙的不僅是感情

小吳是一名28歲的單身青年。2018年,他透過某社交App認識了女生小麗,小麗不僅長相青春靚麗,而且與小吳相談甚歡,兩人加上了微信好友,很快墜入愛河。然而,當小吳準備和小麗網戀“奔現”之時,小麗卻說最近遇上了一些困難。她因父親生病欠下許多信用卡借款,如今面臨信用卡逾期實在不知道怎麼辦。見“女友落難”,小吳立刻出手相救,透過微信向小麗轉賬27700元。兩週後,小麗又稱其父親的病需要二次手術,向小吳開口借10萬元。小吳意識到不對勁,遂向公安機關報案,後“小麗”被抓獲歸案。原來,“她”的真面目竟是一個名叫李群的男人!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群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鑑於被告人李群到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願認罪認罰,依法對其從輕處罰。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群有期徒刑11個月,罰金1萬元,並退賠被害人小吳27700元。

法官提醒:

在交友網站上,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網路圖片經營自己的“帥哥”“美女”人設,同時在和受害者聊天的過程中表現出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一面,讓受害者誤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當完全取得受害者信任之後,他們或提出借款、或誘導投資,最終使受害者“情財兩空”。法官提醒,透過網路尋找“真愛”時,不可輕信“完美”的網戀物件,應仔細核實對方身份,注意對方賬號是否透過平臺的實名認證。當對方提出自己身處困境需要金錢、介紹投資途徑時,務必細心甄別,理性判斷。在發生金錢往來時,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雙方聊天記錄、對方賬號的實名認證資訊、手機號碼、匯款轉賬記錄、欠條借據等),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報警,或透過訴訟途徑維護權益。

網路求職?

就業不成反被騙

小美大學畢業之後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於是她在不少求職網站釋出了自己的簡歷。簡歷發出不久,一家招聘群眾演員的影視公司聯絡小美,約她線下面試。面試當天,公司人事陳華先向小美介紹了工作內容和薪資待遇。之後,陳華告訴小美因工作涉及尚未播出的影視劇,為防員工中途離職洩露“商業秘密”,入職前員工需要交納 “保密費”“保證金”以及兩個月的“食宿費”。小美稀裡糊塗交了錢後,被陳華帶到了郊區的一處員工宿舍,在這裡參與培訓等待拍攝機會。一個月過去了,小美並未接觸到所謂的影視劇拍攝工作,於是聯絡陳華要求退費,但陳華卻再三推諉。無奈之下,小美向公安機關報案。此後,該案件四名犯罪嫌疑人周大、週二、陳華、韓亮均被抓獲歸案。經偵查,公安機關發現周大、週二在招聘網站上釋出虛假招聘資訊吸引被害人前來面試,陳華以收取“食宿費”“保證金”等名義騙取前來應聘的被害人錢款,後將被害人送到郊區韓亮處,四人累計涉案金額共計280572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周大、週二、陳華、韓亮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四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其行為均是共同犯罪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任一環節均應對被害人的損失承擔責任。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周大有期徒刑3年8個月,罰金4萬元;判處週二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萬元;判處陳華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萬元;判處韓亮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4萬元。

法官提醒:

一般來講,求職、應聘工作本身不需要任何費用。因此,凡是打著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保證金、簽字費等名義在面試階段收取費用的,都有可能是騙局。有的公司甚至承諾應聘者培訓後包就業,但需先向指定借貸平臺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導致受害者工作沒找到反而背了一身債。法官在此提醒各位求職者,找工作過程中,可透過工商部門官網、企查查等平臺核實用人單位的背景資料。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現實中,當遇到用人單位或中介收取費用,要提高警惕性,切勿輕易支付錢財。如確需支付,要及時向收款方索要發票或收據,方便發生糾紛後維權。

高手幫你上分?

名為代練,實為詐騙

小蔣是遊戲愛好者,他不僅喜歡打遊戲,也喜歡在閒暇時候觀看遊戲直播。2020年5月,他被一個叫“大河牛神”的遊戲主播吸引,並加入了這個主播的粉絲群。“大河牛神”經常在群裡釋出一些“代練上分”的廣告。小蔣心動不已,於是添加了這名主播的個人微信向其購買遊戲代練服務,當晚小蔣將自己遊戲賬號和密碼告訴了主播。第二天下午,主播聯絡小蔣,稱小蔣的遊戲賬號因被官方檢測到多人登入封禁了,自己認識遊戲公司的內部工作人員,但是需要繳納一定的手續費進行解封。小蔣沒多想,便向主播微信轉賬22448元。後賬號一直未被解封,小蔣要求主播退費卻被對方拉黑並被移除粉絲群。小蔣察覺被騙,前往派出所報警。經公安機關偵查,查明主播“大河牛神”實名小何。2020年4月至8月期間,小何採用類似手段騙取8名被害人錢款共計89498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小何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利用網路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法院最終判決被告人小何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2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並退賠相關被害人的經濟損失。

法官提醒:

現實中,所謂的“高手”在代練期間,常利用外掛指令碼導致受害者的遊戲賬號被封,再以“解封”為名向受害者索要高額費用。更有不法分子獲知受害者的遊戲密碼後盜取其微訊號、QQ號,假裝受害者本人虛構事實向其親友詐騙錢財。法官在此提醒各位遊戲玩家,不要輕易將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支付密碼等關聯資訊告訴他人,如遇盜號,請及時登入更改密碼,或向官方申請凍結。儘可能透過第三方平臺向他人支付錢款,警惕代練者收取“解封手續費”“內部操作”等名義的額外費用。注意留存交易證據,擷取雙方聊天記錄、匯款轉賬記錄、遊戲賬號異地登入IP資訊等證據,一旦發現被騙,第一時間報警,透過合法途徑追回損失。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文/楊晴(北京海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