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什麼是寸口診脈法?醫生把脈到底把了個啥?

作者:由 潘偉波醫道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05-14

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中醫延續了幾千年,可以說從華夏誕生以來,中醫一直就伴隨著國人們的生活。

中醫有“望、聞、問、切”四診,其中切指的就是切脈,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把脈。

什麼是寸口診脈法?醫生把脈到底把了個啥?

切脈

切脈作為一個合格的中醫必須掌握的技能,任何診療活動,必然離不開切脈。

有的患者就好奇了,

“醫生,你把脈到底把了個啥?”

中醫不像西醫那樣有那麼多現代的輔助檢查,沒有血常規、生化、肝功等等,所以如果要了解一個人身體的情況,必然要從另一個地方尋求依據。

自古以來,寸口診脈法一直作為主流的診脈方法。

寸口也稱氣口,寸口位置就在手腕關節內側面,動脈搏動處。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這裡有個穴位,名為“太淵穴”。

什麼是寸口診脈法?醫生把脈到底把了個啥?

太淵穴憑為什麼這麼重要,能診斷出身體五臟六腑出了毛病?

內經裡面是這麼說的:“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之主?岐伯說: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診脈依據

在經絡之中,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原穴的意思可以簡單理解為經脈代表,也就是說,這個太淵穴可以代表肺經的基本情況。

好了,那也不能說肺經就代表五臟六腑吧,最多給你代表肺而已。

但是我們看經絡圖就知道,肺經起源其實是在胃口,也就是說起源於胃,歸屬於肺。

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啊,所有氣血都是在這個大容器裡面開始轉化的,然後再把氣血傳輸到其他臟腑。

這時候肺經就在這裡,表面上是在這裡攝取營養,其實暗地裡還有另一個作用,胃氣一舉一動都在肺經的監視範圍,比如今天胃的血不足以供應給心了,肺經就知道了;比如今天胃的氣不能供應給脾了,肺經又知道了。因為你胃的氣血給別人少了,給我肺的也同樣是少了,只是比例的不同而已,別以為能瞞得過我。

所以這一切情況,就會在代表肺經的“太淵穴”這裡反應出來。

切脈是一種收集病情的依據,就是更好更清楚的推斷身體的情況。

這個沒什麼玄乎不玄乎的,為什麼說是依據,舉個例子,凡脾胃有積聚痰物,這是積聚痰物這東西的特徵就是又黏又滑,你把它吐出來也好,在體內也好,這特徵都不會變的,這時候它就在脈象上有所反應,在脈象上必然也是大而滑。

再舉個例子,脾胃是生化氣血的源頭,就像軟管裡面水,如果裡面的水不充盈,這個軟管肯定是乾癟的。凡脾胃虛的人,脈象必然出現虛象,也就是無力感。

這是診脈的依據。

就像看到打雷、烏雲密佈,你就知道要下雨了;吃到變餿的牛奶,你就知道牛奶變質了。不一定非要經過氣象臺的檢測、細菌的檢測。

你憑依據你就知道馬上就下雨了,牛奶已經變質了,

這難道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什麼是寸口診脈法?醫生把脈到底把了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