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作者:由 汽車公社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12-21

左面是車右面是北念什麼

遙想當年,“蔚小理”還是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強抱嬰兒,特斯拉的國產化程序還處在艱難的產能爬坡階段,比亞迪還未祭出DM-i與刀片電池兩把尖刀,行業中總充斥著一種聲音。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造電車,以大眾、BBA、豐田為首的外資車企但凡一發力,所有的後來者將顯得不堪一擊。”

對此,許多人深信不疑。

彼時,在他們的固有認知中,燃油車時代,整個行業的“規矩”本來就是這些外資車企所制定的,想要“革命”無疑難於上青天。

但幾年過去,電動化轉型浪潮的洶湧程度,無疑遠超大家的想象。中國車市,徹底變天了。無論“蔚小理”也好,特斯拉、比亞迪也罷,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誰才是全新板塊的引領者。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而作為旁觀者,再去回看文章開篇的那句話,總感覺像極了頗具諷刺意味的笑話。當然,勢必會有讀者反駁,覺得類似的觀點有點過於武斷和偏激。

那麼,更想用以下幾個真真切切發生的例子去迴應。

首先,將目光聚焦在大眾身上。不可否認,自去年ID。系列大舉入華開始,還是能夠感受到這家德國老牌勁旅的決心,接連推出的幾款產品售價上也算具有一定的誠意。

可僅從乘聯會發布的終端資料來看,1-10月一汽大眾新能源零售累計銷量僅為81,451輛,上汽大眾僅為72,393輛,參考二者龐大且密集的經銷商網路,如此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更為殺人誅心的是,整個過程中,相比很多“躺平”的外資車企,南北大眾已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與實際行動,但當看似具有分量的石頭,投入到的卻是汪洋大海,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相比之下,第二個例子則發生在賓士身上。週末,位於微博,突然看到一段令人頗有感觸的影片。

大致內容為,某位消費者在其當地的商場內,遇到了一輛剛剛上市不久EQE的試駕車,但是想要進入車內體驗車機系統時,卻被告知因為“啟動電池”饋電無法啟動。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更為有趣的是,進一步瞭解後得知,此時這輛EQE的動力電池還處在有電狀態,但卻由於與“啟動電池”無法聯通供電,才導致瞭如此“尷尬”的局面。作為參考,市售的很多其它品牌電動車,都已解決類似問題。

而一件看似極其微小的事情,發生在EQE這樣一位肩負著賓士電動化希望的主力選手身上,不禁令人感嘆,有時候“造車思路”的固化,可能是阻礙巨頭轉型的最大頑疾。

就像始終無法理解,既然已經是所謂的智慧電動車了,為何還需要非常多餘的“啟動按鍵”?不僅僅侷限於賓士,為何沒有一家傳統車企能夠將車機的UI與操作邏輯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好用”?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無獨有偶,或許是礙於9月、10月的終端銷量均未能破千,所以EQE進行了新一輪的“官降”,最新調整後EQE已經與自家燃油E級做到齊平。

但新的痛點也變得愈發尖銳:如果依然沒有太大起色,屆時又將採用怎樣的方式應對?

由此反觀寶馬,一方面賓士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其同樣無法迴避;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市場所蘊含的巨大紅利,也在誘惑著它繼續加大投入。

殊不知,北京時間11月11日,寶馬全新動力電池專案簽約儀式在瀋陽舉行。根據協議,寶馬瀋陽生產基地將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模擴建。該全新動力電池專案由華晨寶馬進行投資,投資總額約為100億元人民幣。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據悉,這也是繼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專案總投資150億元人民幣之後的又一筆重大投資。

平心而論,就上述一系列舉措,這家德系豪強明顯是對其身處新賽道的未來前景,較為充滿信心的。可現狀卻是,目前寶馬整個i系列幾款產品的終端聲量,絕對算不上突出。

甚至以iX3為例,自降身價後已經低於同級別的燃油X3,但依舊換不來訂單層面的起色。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寶馬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至於最後想要提及的例子,集中在豐田、本田、日產身上。不可否認,隨著e:NS1、ARIYA、bZ4X的接連上市與公佈售價,“日系三強”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出牌”。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而我在分別體驗過三款車型的產品力後,只能說還算有一些值得稱讚的地方。可必須知曉的是,購買一輛智慧電動車,決定消費者是否下定的根本要素,比拼的還是多方面的綜合體驗。

換言之,各個維度都需要沒有太大短板。

也恰恰因為這樣,e:NS1、ARIYA、bZ4X即便進入到中國新能源市場這片競爭愈發激烈的紅海,完全嘗不到任何的“甜頭”。同時,相比德系,明顯能夠感受到整個日系電動化轉型節奏的拖沓與緩慢。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寫到這裡,見證了幾家燃油車時代霸主集體的“水土不服”,突然想用上述一句話作為最恰當的總結。順勢,也成為了今天文章的標題。

而接下來的篇幅,更想聊聊我印象裡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或許,從中也能找到為何外資車企不復往日強勢的原因。

首先,僅從大盤規模上來講,今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與滲透率,分別突破600萬輛與30%,基本已是板上釘釘。

明年,只要不出現太大意外,增幅仍會繼續保持下去,那麼很有可能達到800萬輛與40%。毫無疑問,這塊巨大的“蛋糕”還在變得愈發誘人。於情於理,沒有車企能夠抵擋與拒絕。

其次,將視線聚焦,因為有了“蔚小理”,有了特斯拉與比亞迪般規則制定者的存在,已然在很多細分市場,包括純電與插混板塊,透過多年的迭代與煥新,均佈局了較為成熟的產品,甚至催生出許多爆款。

而它們也在終端消費者心中,逐漸立下一道道難以逾越的“硬門檻”。

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

再者,潛客的購車心理方面,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對於類似大眾、BBA、豐田般外資車企的“品牌崇拜”正在削弱,反而更願意接受一些充滿科技感與時尚感的新貴品牌。

最後,民族自信的崛起,家國情懷的泛濫,無疑也佔據了一定的比重。很多時候,強行的“崇洋”意義不大。

綜上所述,如果說造電車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外資車企眼下好似每一部分都遇到了重重阻礙,不復往日強勢也越來越像是必然。

當然,如果將視角再次放大,無需任何懷疑,中國就是全球所有新能源市場中最內卷的存在。

在這裡無法適應,並不代表身處其它細分板塊同樣很難熱銷。

所以說,“造電車,外資車企不靈了”應該加個範圍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