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人若懂得懺悔,可讓心性復活,重現生命的流光溢彩

作者:由 昌達勵志課堂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08-14

修懺悔法門需要傳承嗎

懂得懺悔的人往往從中獲益,因為他在匆匆前行的同時懂得停下腳步審視前後左右的道路,因此走錯路時,他們能及時收住腳步。。世界著名的文學大師巴爾扎克說:“悔和愛是兩種美德。”一個人若能為自己的過錯而懺悔,是自身能力的體現,是心靈接近純淨光明的象徵。

蘇格拉底也說:“一種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也是一種懺悔;而在宗教裡,懺悔是重要的法條,它指明懺悔是生命的復活。如佛家有云“無懺悔者,不為人,名為畜生”。

人若懂得懺悔,可讓心性復活,重現生命的流光溢彩

懺悔的表現形式就在於不斷地反省自我,善於承擔生命給你的那一份責任。柏拉圖說過,內省是做人的責任,人只有透過內省才能實現美德與道德。一個善於自省的人遇到問題往往會反求自身,從內在找原因,而不是總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但是,許多人在遭遇挫折或犯了錯誤的時候,選擇的不是反躬自省,而是責怪或遷怒別人。

這是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指責別人容易然而反省自己卻難如上天。對此,古人有訓:“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句話的意思是,日食過後,太陽更加燦爛輝煌;月食復明,月亮更加皎潔明媚。

君子犯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人人可見。當改正過錯之後,才會得到人們更崇高的尊敬。因此,自省過失對成就圓滿人格有著重要意義。當年,釋迦牟尼為了說明自省過失的重要性,作了一個譬喻,記載於《百喻經》中:

有一個村子裡的的人合夥偷得了一頭犛牛,並將它宰殺後分食。丟失牛的人追蹤到村子裡便問村人說:“我的犛牛在你們村莊裡嗎?”

偷牛的村人答:“我們沒有村莊”。

失牛人問:“那池邊不是有棵樹嗎?”

村人答:“沒有樹。”

失牛的人又問:“你們是不是在村莊的東邊偷牛?”

村人仍舊回答:“沒有‘東邊’。”

失牛的人再問:“你們是不是在正午偷牛?”

村人還是回答:“並沒有‘正午’。”

於是,失牛的人就說:“沒有村莊,沒有池,沒有樹還算合理,可是天底下怎會沒有東邊,沒有正午呢?所以你們一直在說謊。牛一定是你們偷的。”

那些村人再無從抵賴,只好承認。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故事中,用村人比喻那些犯了戒條卻極力隱藏,不肯自省懺悔,改過遷善的人。這些人必須要用一個謊言來掩蓋另一個謊言,但最終卻無法掩蓋其罪惡。由此可知,有了錯誤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懇切地發露懺悔,才能走上光明的大道。

人若懂得懺悔,可讓心性復活,重現生命的流光溢彩

人人都會犯錯,卻沒有幾人能夠懺悔自省。原因是自省實在是一個痛苦的自我解剖的過程,就像一個人要親手割掉自己身上的毒瘤一樣,需要巨大的勇氣。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不難,難的是能夠以真誠之心去面對錯誤。

懂得自省,是大智;敢於自省,則是大勇。割毒瘤可能會有難忍的疼痛,也會留下疤痕,但卻是治療疾病獲得健康的唯一辦法。只要“坦蕩胸懷對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氣就會倍增。佛教中還流傳著另一則關於自省的故事: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被尊為天眼第一。他令世人最為敬仰的品德便是慚愧懺悔的堅持。

阿那律在出家之前曾是釋迦族的王子,出家後的阿那律一心向道。但是,在佛陀為大眾開示時阿那律卻不慎打瞌睡,於是佛陀便呵責教誡他:“如果你放縱自己的睡眠,只怕要落入螺螄、蚌蛤一類的畜生道中。你睡下去,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聽到佛的名字,聽到佛的教法啊。”

阿那律頓時感到慚愧萬分,當場落淚。他發誓因為今天的過錯,以後要懲戒自己再也不合上眼睛。阿律說到做到,但由於用眼過度,他的視力愈來愈差,佛陀知道後親自勸他,可阿那律仍堅持。七天過後,阿那律果真失明瞭,但他仍舊精進不懈,不因此而後悔憂傷。

後來,佛陀便教導阿那律修持“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於是阿那律便得了天眼,觀見十方無有障礙,並得到阿羅漢果。

人若懂得懺悔,可讓心性復活,重現生命的流光溢彩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是因為他敢於誠心認錯,勇於改過。阿那律尊者因此也被視為佛家“懺悔法門”的典範。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癒錯誤的良藥,在我們迷路時,在我們掉進了罪惡的陷阱時,在我們的靈魂遭到扭曲時,在我們自以為是、沾沾自喜時,它能給我們敲響警鐘,將思想裡的淺薄、浮躁、消沉、陰險、自滿、狂傲等汙垢洗滌乾淨,重現清新、昂揚、雄渾和高雅的旋律,重現生命的生機勃勃、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