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無為之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作者:由 泓之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14

不言之教是誰的觀點

無為之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大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侍,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更進一步闡釋了哲學上的本體論問題。他認為,形而上的“道”是永恆的,絕對的,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他用萬物相生的辯證法思想來解釋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並將這一觀點推及到人類社會的發展上來。人世間的一切價值取向都是人為設定的,其中必然充斥著不同個體之間相異的主觀判斷,這就是引起人世間紛爭的根源。於是老子提出了“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觀點,“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特,功成面弗居”正是老子關於行“無為”之道的方法論。

無為之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葉朗先生在《中國美學史大綱》裡評價老子時說:“美”這個概念當然老早就有了,並不是老子第一次使用這個概念,但是老子給予“美”的這兩個規定,都使得它第一次成了一個獨立的範疇。老子把“美”與“善”區別開來,同時指出了“美”與“醜”是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關係,老子並不認為這種區別和對立是永久不變的,在某種情況下,二者可以相互轉化。老子在區別“美”與“善”、辨別“美”與“醜”的論述後,又闡述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生”,“前”、“後”之間的相互關係,進一步提出了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法觀點。

之後,老子進一步闡釋瞭如何去實踐這一觀點的方法。在有無相對的關係上,老子始終如一,崇尚的是“無”,倡導“無為而治”,所以在他的人生哲學和處事方法中,處處看見其推崇的“無為”。於是就有了“行不言之教”,身教重於言教。洞悉了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後,以“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的行動遵循“無”的處事原則。處事柔和達練,一切順應自然,不強求功名,這樣才可謂是聖人的處世哲學。

無為之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更輕易地改造自然世界後,對自然恣意地、不計後果地改造,已經違背了先賢老子所倡導的“無為”,雖然意願和出發點是好的,過分地改造自然世界和干涉自然規律往往產生可悲的結局。人類為了保護野生鹿群將狼趕盡殺絕,鹿群沒了天敵後大量繁殖,導致植被大量消耗,又使鹿群因缺少食物來源而大面積死亡。這不正是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嗎?

善與惡一線之間,“美與惡,相去若何”。只看到“美”與“善”的積極作用和效果,忽略了事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就很有可能好心辦壞事。清楚並認識到事物的兩面性和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大到治理國家,小到完善自身,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