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心衰患者,到底還能不能運動?

作者:由 新湖南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10-02

心衰患者不能走路嗎

在門診時經常發現,一些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患者往往謹小慎微、顧慮重重,不敢運動。在醫學上,對於心衰早期患者,休息是減少心臟負荷的主要方法,但不強調絕對臥床休息;重度心衰患者以臥床為主,但應注意預防臥床的併發症,可在床邊小坐。其實,多數心衰患者透過有規律的運動可明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還能減少死亡的危險。運動關鍵是要適量,適量運動使患者心情舒暢,感到精力較前充沛,且還能改善夜間睡眠,減少其他不適症狀,可以參考以下運動訓練方法。

心衰患者,到底還能不能運動?

怎樣運動更科學?

1.做力所能及的運動

心衰患者在康復期應參與一些心臟能夠承受的、力所能及的運動,切忌操之過急。

2.從小量運動開始

心衰患者康復期的運動和活動應從最小開始,慢慢增加,切忌過量。一開始應在家人或醫護人員的陪同和監護下做些室內活動,能耐受後再移至室外,時間、距離逐漸遞增。

3.選擇有氧運動和阻抗運動

可以做行走、爬樓梯、游泳、騎腳踏車、打太極拳、太極劍等有氧運動,也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四肢及關節的活動,時間不宜太長。適當的力量運動可增強呼吸肌(膈肌和腹肌)的力量、減輕呼吸困難、改善生活質量、增強運動耐量。低重量阻力運動(如啞鈴操等)可增強四肢和軀幹肌群的力量,減輕疲乏,一般運動1~2組、每組重複12~15次即可使肌肉得到足夠的鍛練。

4.勿做爆發性的運動或活動

如突然跳躍、轉體、提重物、抱小孩、啟酒瓶蓋、拋東西等。

運動中要注意什麼?

運動前

測量脈搏,若每分鐘脈搏超過100次,則不適合參加運動或活動。另外,運動前適當熱身可以促進血管擴張,至少做10分鐘伸展、慢走或其他活動。

運動時

運動中若出現過度疲勞、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頭痛、噁心、面色蒼白等症狀時,表示心臟無法承受此運動量,應立即停止,並要充分休息。注意觀察症狀是否緩解,若不能緩解則應進行治療。當患者出現心絞痛、氣短加重、體重增加或下肢浮腫等情況時,應停止運動,雖然病情惡化通常與運動無關,但在症狀控制前患者應避免運動,以避免血壓下降等危險。

運動後

要進行放鬆運動,讓肌肉逐漸舒緩,減輕運動後肌肉不適感。透過適量的運動或活動,患者感到精力較前充沛,睡眠好,無其他不適症狀,說明運動適度;若出現不適症狀或睡眠差,表示運動或活動量過大,要減少運動量或調整運動方式。

在什麼時間運動比較好?

一般情況下,心衰患者每天運動一到兩次,一次20~30分鐘,宜在飯後2~3小時或飯前1小時進行。天氣炎熱時,可在早晨或晚間進行;冬天宜在有太陽時外出鍛鍊,總而言之是選擇不太寒冷也不太熱的時候進行運動。

運動多久比較合適?

心衰患者理想的目標是在預期的心率範圍內步行或就地蹬車30~40分鐘(可以分成每節10分鐘),每週3~5次。預期的心率為休息時心率+20次/分即可。透過間斷訓練,許多患者可達到這一目標。

要注意的是,開始運動前應採取藥物治療控制心衰。有條件的應到醫院進行心肺功能檢測,以判斷機體對運動的反應,決定安全有效的運動水平,並參照醫生開具的運動處方進行運動。總之,藥物與運動同時進行比單用一種措施更有效。對於幾乎所有的心衰患者而言,系統的運動應為整體治療的一部分。

湖南省人民醫院老年病一科

主任醫師 歐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