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作者:由 揚州小兔子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7-30

為什麼叫蔡忠惠公祠

中國古代有廣濟橋、洛陽橋、趙州橋和盧溝橋等四大名橋。盧溝橋我去過兩次,一次看橋,一次數獅子,沒有看到“盧溝曉月”美景。橋樑專家茅以升筆下“大拱的肩上,各有兩個小拱,既減輕了橋的重量,又增加了美觀”的趙州橋,一直沒有去過。雖然我已經知道趙州橋源於隋朝的工匠李春,還是喜歡那首好聽《趙州橋歌曲》。它把趙州橋神話了。

今天,主要介紹泉州的洛陽橋和潮州的廣濟橋。我沒想到會在短短兩天,有機會欣賞到中國最著名的兩座風格迥異的古橋。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一、洛陽橋

地處中原的洛陽,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市名字和洛水密切相關。洛陽橋嘛,自然在洛陽。今天我介紹的洛陽橋,卻在距離洛陽遙遠的福建泉州,為什麼?唐朝初,動盪的時局導致很多中原人南遷,很多人遷徙到泉州及閩南一帶。今天的閩南語被稱為河洛語系,就是這個原因。洛陽人到了泉州,發現山川形勢很像家鄉洛陽,停下來安營紮寨了。現在泉州還有一個洛陽鎮,洛陽橋也因洛陽人的故土情結得名。

粗重的青石板,北宋建橋後一直這樣。溝壑縱橫的道道,見證了近千年的風霜和南來北往的人群。這就是洛陽橋。古時廣東、福建人進京的必經之路。遊玩洛陽橋,玩什麼?

1、

看橋基橋墩

洛陽橋是四大名橋中唯一的一座跨海大橋。海水侵蝕是造橋時已被考慮的問題。主持洛陽橋修造工程的是當時泉州知州蔡襄。蔡襄是宋朝書法四大家之一,蔡體創造者。他是福建人,因為洛陽橋總結出的梁式石橋成功經驗,泉州因此成了全國著名的橋樑之鄉。

A、洛陽橋橋墩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洛陽橋有橋墩六十四座。洛陽橋的橋墩用長條石交錯壘砌,兩頭尖尖的像即將遠航的船,類似都江堰的魚嘴。尖形的橋墩可以分開水勢,減少浪潮對橋墩的衝擊。最上面一層,兩兩的石頭,被類似乾陵墓道的鐵釘加固,打了焗。這座橋可以說匯聚了古代能工巧匠的大成。

為了新建橋墩的堅固,蔡襄等人從礁石上的牡蠣得到啟發,利用牡蠣外殼附著力強,繁殖速度快的特點,採用了“種蠣固基”法,大量牡蠣繁殖生長,把橋基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這是環保無汙染生物學工程的祖宗。

B、洛陽橋橋基

洛陽橋橋基,是最被人樂道的“筏形基礎”。所謂筏形基礎,就是用船載著大石塊沿橋樑中線往下拋,在江底形成一條矮石堤,然後在堤上建橋墩。去過都江堰的都知道,那座水利工程用的是一樣的技術手段。洛陽橋學到了精髓。

橋全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如此重大的石塊,每一塊數千斤,古人又是怎麼架起來的?現代人起的名字叫“懸機浮運”法,藉助潮漲船高,把一塊塊重達數千斤的大石板,託舉起來鋪在橋墩之間,這是古人巧妙運用大自然的典型吧。

我們走在斑駁的橋面上,小雨如酥。凹凸的石頭橋面,橋墩處密密麻麻的牡蠣叢,用親歷者的身份告訴我們當年造橋工程的艱苦卓絕!六十四座船形橋墩,齊齊排列,好像整舟待發一樣,時刻準備著揚帆起航。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2

、看雕刻和“記”

洛陽橋兩頭,各有石亭兩座,石將軍兩尊。從北宋就站在這兒的將軍,有一點微微的將軍肚。他們不辭勞苦地守護著洛陽橋近千年。他們不但保護洛陽橋的平安,還保護了泉州的人民和泉州一方水土。

橋上還有五座石塔,居於橋的不同位置。塔不高也不大,像廟裡大雄寶殿前堆疊起來的石經幢。有一座塔的上面,鐫刻了捐獻者的身份姓名,依稀是一個女人的全部家產。除了《萬安橋記》,還有“西川甘露”碑亭和清道光間石刻“天下第一橋”橫額等。中亭旁有崖刻“萬安橋”、“萬古安瀾”等眾多碑刻。洛陽橋被古人稱為“三絕”:工程艱苦浩大;《萬安橋記》簡潔;碑石、碑刻藝術精雕。

3、

欣賞《萬安橋記》

說起《萬安橋記》,必須再一次提到蔡襄。橋南端有“蔡忠惠公祠”,紀念蔡襄造橋的巨大功績。祠裡的兩塊大石碑,就鐫刻著蔡襄撰寫、記述建橋過程的《萬安橋記》: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於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為其長而兩之。糜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者: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祭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紀所作,勒於岸左。”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這篇題記乾脆利落,文字精煉沒有一字多餘。蔡襄遒麗的書法和勒石者細膩生動的刻功,被譽為文、書、鐫“三絕”。“萬古安瀾”比鄰處,有一座估計剛做了不久的紫銅塔,有觀世音慈悲微笑,有關雲長飄拂的長鬚。人們對於平安的乞求,古今一樣。橋樑專家茅以升對洛陽橋的評價是:“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如果說洛陽橋用嶙峋的石頭,給我們帶來視覺和感官的震撼,潮州的廣濟橋則用華美和細膩,讓遊人在一種柔美的意境裡,漫步徜徉。

相比洛陽橋十年不到的建築時間,廣濟橋用了五十七年才完工。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它是我國古橋的孤例,茅以升說廣濟橋是“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站在潮州韓文公祠的高處,看到橫跨韓江的巍峨的廣濟橋,在夕陽下靜若處子般的身影,忍不住衝下來欣賞。廣濟橋初名康濟橋或湘子橋,是廣東通往福建浙江等地的重要通道。現在看到的廣濟橋,是明朝的樣式。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明宣德十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過一次規模空前的重修。這次重修最大的改變是,為避免行人遭受日曬雨淋,橋面上建起一百二十六間亭屋,亭屋之間建設了十二座樓閣。江心急流處,用二十四艘船隻連結為浮橋。浮橋用每根重達四千斤的三根鐵索固定。修繕後,“康濟橋”更名“廣濟橋,“廣濟百粵之民”。

廣濟橋,由東西二段石樑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石樑和橋亭三部分組成。東邊有橋墩十二個,橋臺一座,橋孔十二個;西邊有橋墩八個,橋孔七個。中間浮橋長近百米,由十八隻木船連線而成。

1、橋面上的亭臺樓閣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漫步在廣濟橋上,沒有一點走在水上的感覺。連續的亭臺,恍如公園的休息點。橋亭全部建在橋墩上,兩亭夾一閣,以大橋中軸線為軸縱向排列。二亭共佔據一座橋墩,分立在大橋中軸線的南北。亭臺依著地勢形態,頂部有攢尖、圓形、三角形、四角形、扇面等等。閣,稱為殿式閣。殿式閣為東西向,橫跨橋面,一閣佔用一墩。閣頂有歇山、硬山和懸山等造型,平穩威嚴,像皇宮的大殿那般,故稱殿式閣。所謂江南園林的亭閣,全部集中到廣濟橋了。

2、橋中間的浮橋

廣濟橋中間段是浮橋。浮橋由十八隻木船橫向並排連線,再鋪設木板作橋面。浮橋二頭用鐵鏈固定在梁橋的磯頭墩,隨水位漲落而高低變化。浮橋可啟可閉,閉合連線二邊梁橋,開啟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我們第二天下午在江濱公園遊玩時,正好趕上浮橋開啟。眼看著十二條船被迅速划走,大機帆船突突過來,有條不紊。不期而遇的開啟使用,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彩蛋。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3、鎮水鐵牛

橋的東頭,有一座大鐵牛。鐵牛,今天廣濟橋的標誌,古代鎮水的寶貝。本來東西各有一座鐵牛。介紹上說,東頭的鐵牛在道光二十二年的一次大水時失落,至今下落不明。剩下西頭這一隻,孤零零堅守在廣濟橋上,是如今遊客眼裡的最好的風景之一和照相的道具。潮州民間至今還有“兩隻鐵牛一隻溜”的民謠。

你見過最美的橋嗎?橋,不僅僅是通衢

4、書法藝術

每一座亭閣,都有對聯和牌匾,不同的含義,不同的字型,表達的是對人傑地靈的讚美。饒宗頤、權希軍、劉藝書等著名文人、書法家和當地名家的作品,鐫刻在橋上。遊人們在把玩文字的同時,還可以欣賞書法藝術特有的魅力。

今天的廣濟橋,已不作為交通工具使用。為了保護著這座名橋,在距離廣濟橋一公里處新建了韓江大橋來勾連東西,古老的廣濟橋,成了遊人必去的重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