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作者:由 品詩賞詞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2-04

幾回疏雨滴梧桐

雖然還是三九嚴寒,未到立春時節,可是陽光拂照大地,氣溫逐漸回升,讓人們對春天充滿了遐想。等到冰消雪融、春風和煦,大自然將會充滿勃勃生機,公園裡也一定遍佈著踏青的人群。

唐代一位詩人有一次外出辦差,看見身邊春和景明、花紅柳綠,立刻就覺得極其興奮。可是等他轉了一圈,忽然又感覺氣氛冷清,於是又仔細觀看,這才注意到周邊的住房竟然都是空無一人,心情立刻就變得沉重。下面介紹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自蘇臺至望亭驛,人家盡空,春物增思,悵然有作,因寄從弟紓

唐代:李嘉祐

南浦菰蔣覆白蘋,東吳黎庶逐黃巾。

野棠自發空臨水,江燕初歸不見人。

遠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獨傷春。

那堪回首長洲苑,烽火年年報虜塵。

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李嘉佑是中唐詩人,進士及第後曾擔任台州和袁州刺史。他與劉長卿關係密切,彼此經常詩文酬答。作為生活在大曆年間的才子,他一方面感受到藩鎮割據的危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很多百姓流離失所的痛苦,詩人心情鬱悶,又思念故園,於是賦詩寄贈遠方的親人。

首聯描述地點和事件,“

南浦菰蔣覆白蘋,東吳黎庶逐黃巾

。”詩人當時正擔任江陰縣令,有一次他外出公幹,經過蘇州北邊的望亭驛,看見溪畔水草肥美,溪面上遍佈白萍,一派生機旺盛的景象。可是詩人環顧左右,卻不見一個人影。他經過打聽才知道,原來當地的百姓們都紛紛追逐黃巾軍了。

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詩人頓時感到一股愁情湧上心頭,百姓們只要可以安居樂業,絕對不會輕易地離開故土,一定是被那些官吏們壓榨得難以生存,才會為了尋找活路,不得已而選擇背井離鄉。

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不禁悲嘆,“

野棠自發空臨水,江燕初歸不見人

。”作者心中的悲怨無人訴說,恰好看見棠花盛開、飛燕展翅,感覺到大自然欣欣向榮,人世間卻顯得如此冷清和蕭條,心裡立刻就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傷感。

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頸聯描寫遠景,“

遠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獨傷春

。”詩人在此駐足良久,卻感到興味索然,他起身正要離開,視線中忽然又出現了連綿不斷的群山、以及一望無際的田野。作者在此連用兩個疊音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更融入了才子的一份深情。

“送客、傷春”,採用了擬人手法,作者不說自己不捨這片美麗而又富饒的土地,也不提他如何獨自傷懷,而是託物寓意,委婉地傳達出內心的惆悵與悲慼之情,可謂技法高妙。一個“獨”字,傳達出才子孤單而又悽苦的處境。

唐代才子春日抒懷,吟誦了一首七律,技法高超,情感悲涼

最後兩句抒寫作者的議論,情感悲涼,“

那堪回首長洲苑,烽火年年報虜塵

。”長洲苑原來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古蹟,可是硝煙四起,讓很多珍貴的文物都毀於無情的戰火。詩人不忍回望來路,心中更感到無比悲痛。

詩人本想借此機會,飽覽大好河山,抒寫動人篇章,可是當他目睹了這一派悲涼的情景,哪裡還有半點輕鬆情緒,更無一絲愉悅心情。詩人悲怨動亂連年,百姓不安,自己雖然身在宦途,卻因為人微言輕,根本無法改變現狀,只好藉助詩行,抒寫滿腹的悲憤,卻盡顯無奈和蒼白。

縱覽李嘉祐的這首七律,押平聲真韻,而且首句入韻,對仗工整,技法高超。作者不僅採用了擬人手法,而且在寫景時顯得遠近交替、虛實結合,尤其是頸聯更是情景交融,令人回味無窮,值得收藏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