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作者:由 輕輕飄散隨風入畫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29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是誰的思想

本文由作者壘壘春草綠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首先,荀子主張“性惡論”,以禮為偽,又嚴正批駁了“亞聖”孟子的性善論,這就激怒了封建帝王的御用文人,因而在封建帝王的耳邊聽不到歌頌荀子的聲音,特別是以禮為偽的說法,更不合封建帝王的旨意。晁公武《讀書志》說:荀卿

“以性為惡,以禮為偽,非諫爭,傲災祥,…故後儒多疵之”

(王先謙:《荀子集釋》卷首考證)。清《四庫全書總目》評議說:荀況

“著書主於明周孔之教,祟禮而勸學。”

其中最為口實者,莫過於非十二子及性惡兩篇。至其以性為惡,以善為偽,誠未免於理未融,然卿恐人持性善之說,任自然而廢學,因言性不可恃,當勉力於先王之教”(同上)。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荀子

其次,批判十二子,特別是批判子思、孟軻,更是遭到後儒的攻擊,為歷代帝王所不取。大家知道,孔子是封建社會的至聖先師,而孔學的正統代表人物是顏、曾、思、孟。在孔門遺教中,曾參著《大學》,子思著《中庸》,孟軻則為儒家的“亞聖”,荀子對子思、孟軻的非議,無異於對孔子的不敬和褻瀆。所以宋代理學家對荀子特別反感。王先謙說:

“昔唐韓愈氏以荀子書為大醇小疵,逮宋攻者益眾”

(《荀子集解》)。荀子尖地批判了子思、孟軻“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使社會上的儒士吵吵嚷嚷,不知子思、孟軻所講的東西是不對的,以為這是孔子的本意,反而受到後世的推崇,這就是子思、孟軻的罪過。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孔子

荀子揭露了子思、孟軻的內幕,使正統儒者如宋代道學家之流感到十分不快。最後,後世尊儒之風盛行,封建統治階級偽裝推行“仁政”“王道”,與荀子“王霸並衡”主張不合。從戰國末期的歷史看,韓非、李斯兩人都曾為秦國出力,他們也都是荀子的學生,後世儒家學者反對“暴秦”,連帶著非毀韓非與李斯,又牽涉到荀子。在荀子思想中本有“王霸融合”“王霸並衡”的意思,而封建帝王囿於儒家正統觀念,總覺得荀子“王霸並衡”的主張不合孔孟之道,有礙長治久安的帝王之業。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韓非子

荀子的思想就是如此被統治階級御用學者所曲解,無怪在封建帝王心目中得不到器重,所以,他的形象遠不如孔孟那樣高大。首先,他從歷史進化論的觀點出發,認為“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治民無常,唯治為法,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時移而治不易者亂”(《韓非子·有度》)。這就是說,社會的政治、經濟及文化教育都是因時而異地,沒有永恆不變的。如“欲以先王之教,治當時之民,皆守株之類也”(《韓非子·五蠹》)。他批評儒、墨兩個學派。“博習辯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耨,則國何得焉。修孝寡慾如曾史,曾史不戰功,則國何利焉”(《墨子·八說》)。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墨子

是說,孔、墨一味宣揚“先王之教”,說仁義,講道德,不僅自己不耕不戰,而且還教人不耕不戰,其言行是同富國強兵背道而馳的,是同鞏固和發展封建的政治、經濟及文化教育南轅北轍的。因此,他主張“廢先王之教”,要因時制宜地改革1日教育。要改革舊教育,就要先廢“私學”。他說:“凡亂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學者也”(《韓非子·詭使》)。所謂“亂上”,就是“勉智詐與誹謗法令”。所謂“反世”,就是追求尋找與當世相反的言論,竭力唱反調。認為儒傢俬學是同實行法治相背離的。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儒家代表人物

這種觀點有其正確一面,當然也存在一定片面性。韓非子提倡“以法為教”,是戰國時代建立封建制的需要,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他主張“以法為教”,這是同他以法治國的政治思想完全一致的。因為只有實行“以法為教”,才能培養以法治國的人才,才能使百姓知法和守法,才能使封建制度得以鞏固和發展。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韓非子雖然主張“以法為教”,但不意味著取消道德教育。他從維護封建國家的所謂公利出發,明確提出了“明於公私之分”的倫理道德觀。

為什麼說在歷史上荀子的形象遠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樣高大?

韓非子

此外,韓非子還提出了“以吏為師”的問題。應該說,這個問題古已有之。早在殷、周奴隸制社會時,教師就由官吏擔任。如“師,官也”(《廣雅釋詁》)。“師氏亦中大夫也”(《詩·十月交》)。不過,奴隸社會的教師不僅以文化知識和道德教人,而且也是文化教育的掌管者。所以,“以吏為師”歷來都不是不要教師,而是以誰為師,由誰掌管教育的問題。他提出的“以吏師”,其目的是反對“以儒為師”。韓非子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是符合當時歷史發展潮流的,是當時政治、經濟變革在教育上的反映。但是,這一主張也有很大的片面性。 它忽視了對歷史文化知識的繼承,否認了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

·《讀書志》

·《四庫全書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