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道德經》詳解 德篇之<大成若夬>

作者:由 魯見之象意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25

天地大矣怎麼讀

《道德經》詳解 德篇之<大成若夬>

帛書甲本: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如詘(屈)。大巧如拙。大贏如㶧。

勝寒。靚勝炅。請靚可以為天下正。

帛書乙本:【】內殘缺,以通行本補之,{}組合字。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如衝。其用不窮。大巧如拙。大直如屈。大{糹呈}如絀。

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楚簡文:

大成若夬

1

。其用不敝。大浧

2

若衝

3

。其用不窮

4

。大巧若拙

5

。大成若詘

6

。大直

7

若屈

8

。喿

9

勝蒼

10

。青

11

勝燃

12

。清清

13

為天下定。

註釋:

1夬:楚簡本字為“夬”,夬(音jue),引申損傷,傷壞;空缺。《說文》分決也,勾弦用的扳指,韘,用木石、金屬或獸骨、象牙製作的輔助拉引弓弦的工具,圓筒狀,便於套在食指或拇指上,在韘上人為做出一道豁口用來卡住弓弦,方便拉開強弓而不傷手指。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具有扳指功能和外形的出於商代婦好墓,扳指古稱:韘、摧抉、射決。缺,本義器具破損,《說文》器破也。殘破;空隙,缺口;不夠,虧缺。

2浧:滿。同“盈”。

3衝:本義水湧動。

4窮:本義窮盡,完結。

5拙:笨拙,不靈巧。

6詘:言語鈍拙,說話不利落,不順當。帛書乙本作“從糹出聲”,絀,不足;不夠。

7直:《說文》直,正見也。不彎曲;把彎曲的伸展開使其平直;公正合理的,正直,不偏私;正當,有理。“直”是“值”的本字,值是衡量、計算事物法理的公平、公正。

8屈:本義彎曲,與“伸”相對。《說文》屈,無尾也。個人對“屈”的理解,一件事物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集合而成,有無形和無形的相構成,在闡述一個事物的存在時會“忽略”一些細節而自成“屈”,即這些細節有的在事物產生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說文》的無尾確實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9喿:同“躁”。喿,《說文》群鳥鳴也,群鳥叫而噪。躁,動也,“躁”亦作“趮”,《說文》疾也。帛書甲本作“趮”, 趮,急切、急躁。

10蒼:《說文》蒼,草色也。《廣雅》蒼,青色也。蒼,同“涼”,同“冷”,

11青:安靜祥和。青:本義像物生時色也,又指藍色,如“青天”;黑色;喻年輕。“青”同“靜”。

12燃:本義燃燒。“燃”同“熱”。楚簡文,從火肰聲。肰,天地萬物依照規律、法則自發而生、自發運動。

13清:本義水清,澄淨,純潔;詳細,明白。前清使動,後清,明晰、掌握。清,方能看得清楚,條理明晰。另一種思路,清清是道清和德清,即掌握客觀規律,又要遵從人類道德。

譯文:

完美的圓好像有豁口,使用他時不會損害。大的盈滿像在湧動,使用他卻沒有窮盡。精緻的能工巧匠好像手法笨拙,好的言語好像詞句鈍拙,正直的像是破折的。動的勝過涼的,靜的勝過熱的,清清天下才能安定。

釋義:

隨著需要獲取的渠道增加,獲取物質的豐富,人類個體在人類社會中相互對比、“計算”使佔有、控制的主觀意識越來越強烈,物質的多、盈、貴成了人類“作品”最直觀的價值體現。物質透過不同的渠道到了人的手裡就有了諸多的多與少、貴與賤、美與醜、善與惡的認識,於是在個體意志的強力作用下,人類手裡的“物質”開始形變,以契合個體意識或集體意識。隨著慾望的擴張,當用金錢來衡量一切的時候,物質能滿足需要的同時也極大地滿足意識慾望(精神),從而忽略了物質最基本的價值。

人類物質性的需要與意識性的慾望需求交織在一起,彼此互為因果,人類發展的規律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再次建立,形成了人類特有的以物質認識為基礎,又與物質處在“敓系”關係的意識認識。

意識慾望——人類預想透過物質或精神引發個體的感受,即個體對事物佔有、控制的自我滿足的同時也對所處環境的反應在心理上做出判斷,譬如他人的關注、評論。物質方面的貴、精、多、巧和意識方面的奇、驚、羨慕等,這些事物透過人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帶來衝擊、刺激,誘發大腦丘腦區域反射產生丘覺,阻斷其他區域的活動,而定向加強某一區域的活動,啟用記憶區域,把記憶裡最快樂、最痛苦的點抽取出來,引發生理機能,分泌興奮類物質,導致個體出現極度亢奮的狀態,出現幻覺、妄想而行為失常。

猶如人體對毒品、菸草和揮發性、刺激性物質、氣體產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從而促使大腦產生舒適、輕鬆、滿足的感覺(這種感覺只有這麼多,是多年老煙槍的感受,提醒一下:吸菸有害健康),進而對這類行為產生依賴。(敓系:老子的自然觀點,闡述一個空間裡物質間的關係詞語,在同一環境中物質間獨立又有聯絡,相對又相吸、相斥又相系的複雜關係。)

得不到的永遠是完美的,去不了的地方最美的畫面永遠在人的取景器裡,幻想、想象永遠比現實更貼近人心。主觀想要的、想象的與客觀現實的、認識的總會有差距,人類對意識的產物,即人類創造的事物總是百般挑剔。有些人對自己從自身喜好出發,忽略了人與自然對一個事物的要求,凡是經過人的加工、制定的就必定有缺點,就會有各種理由不喜歡、不認同,在“挑刺”的同時忘記了人類本身也是加工、制定的產物。

一個個體在一定的環境裡處在自我的狀態,當他的認識和另一個個體或集體的認識在同一件事物產生聯絡時,會因為彼此的“個性”產生“融合”或“抗爭”的狀態。自然環境裡產生的事物與社會環境裡產生的事物在人類看來是完美和缺陷的對比,因為自然環境的產物與人類無關,是沒有經過人類參與而產生的,自發而生,沒有約束、制度、法則和規矩,這是一種“自由”,而實際上自發而生的自然現象都有自己的規律、法則,在老子看來是一種“無”的狀態,沒有規律、法則的物質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而人類把自然現象看似無約束的“自由”生長狀態投射到人類社會里,制度、道德、法律、法則、規則就都成了“自由”的敵人,這種狀態是為了滿足自私的感受,一味求全、求美,完美成了人類永遠完不成的任務,永遠在挑毛病、找缺點的路上狂飆。這種現象說好聽了就是上等的是“追求”,中等的是“要好”,下等的是“不知足”,對人類“作品”用喪失理智的、別有用心的、扭曲的主觀意識來“指手畫腳”、“挑三揀四”,卻對自然的產物有百般的寬容,“這東西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自然”,即便有人喪失了道德“迴歸”成動物都是理所當然,忽視了人類對自己的定義,忘卻了個體與集體的關係。

以人類意志強加於物質,賦予物質以主觀意識,讓物質成為意識的附庸來滿足人類慾望,“心”的需求與物質需要交替出現,互為首尾,進而在人類社會里走出了一條既依附於自然物質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法則,又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作用於人的意識運動,不斷嘗試突破、延伸客觀規律再拓展、再構建的道路。

物質需要的創造性勞動與意識慾望的方向性思維是人類在自己建立的社會環境裡遵從自然規律、法則的選擇、判斷後的再建立、再創造的活動。人類由簡單的依賴性獵取、動物性的、以物種最佳化為“規則”的避開“倫理錯誤”的“驅逐式”擴張,保持數量、結構穩定狀態的本能動物團體向複雜的創造性勞動、人類倫理道德性的、以家庭為基礎擴充套件到國家的開放性、多元化融合的人類社會發展,人類在第一自然環境和第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建立了人類無形的第三環境——人類意識環境。

怎麼理解人類意識環境,老子用“氣”來代指這個無形的“場”,指個體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裡生活對所有觸到、聽到、看到的事物產生了主觀性的、有意識的、趨向性的認識,符合人類發展的方向。這個有個性的認識成為個體氣質、性格、行為方式(思維、動作、言行)的成長因素,即個體的內在心理外放於個體形體,由家到鄉,由邦到國,由個體到集體,形成氣,掀起風,建立場。

一個意識的產生,是人腦圍繞著一個事物進行思維活動總結出的認識,是個體對客觀事物的反應。老子總結了人類最早的思維方式:曲則全,枉則直。全面觀察事物的內容與形式,在分析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同時也在觀察其在環境裡的諸多聯絡,認識這個事物與其他事物的關係,如果觀察到的事物與觀察物件不再產生關係就不再加以分析,返回事物本身上去。人類透過對事物的觀察,衡量事物與自身的利害關係,在認識到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對與錯、福與禍、貴與賤等等認識,並在認識上做出選擇。

再進一步,心理學對人類意識的解釋是:意識是指人以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等心理活動過程為基礎的系統整體,對自己身心狀態與外界環境變化的覺知和認識。老子在道篇<視之而弗見>裡總結了人類認識的途徑,即透過視、聽、捪在認識世界,併產生了忽與望的心理狀態;在<曲則全>篇裡提出了思維方式和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在<天下皆知美為美>篇講了在對比中找到方向。個體意識是人腦的運動,是在生存需要的基礎上發展成慾望,現實的需要與想象的慾望,提取想象的與現實的加以對比、比較,而產生認識、觀念。人類意識是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被動與主動的產物,一個完整的意識活動是透過對事物的分析判斷和歸納演繹做出“總結”,在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判斷、選擇找到規律、法則,再對錶象運用想象在客觀規律、法則的基礎上進行提取、抽離再加工(判斷、選擇)、再組建(實踐、運用)的運動過程。

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因為個體認識的不同,需要和慾望發生“偏差”,有些人對過程中的“缺點”、“錯誤”的認識脫離了事物發展的“航道”,以個體為主體的思維活動偏重於自己的認識(自私),脫離了人的社會屬性,即自私的個體站在了集體的對立面。另一方面個體意識的過程有的簡單、粗暴,有的就沒有過程,處在人云亦云的狀態。

有人會說處理一個事件要快、準,即要求對一個事件的處理或一項制度的建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種對結果的急迫心情是人類對利害、善惡關係的要求而忽略了發展過程的方式方法的正確性、方向性。一個事物的產生、運用有諸多因素的推動力和阻力,而人類發現認識的只是這個事物發展過程中一個現象或結果,譬如一顆樹的種子發芽,看到最初的幼苗很多人無法判斷它的種屬,要等到它長出第一片葉子才能得到肯定,而這種肯定是在認識的基礎上得出判斷,更需要時間來認識。脫離了客觀規律,急於對事物作判斷、下結論就進入了自我否定的怪圈,永遠在“圓謊”的路上奔命。

透過創造性勞動獲取需要必定是遵從自然客觀規律、法則,同時又要服從人類社會的集體意識,即獲取渠道的要穩定、持續,又要正當的、道德的,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

老子把萬物產生、發展、人類在物質和意識間相互作用的動力、根源歸攏為一個字——欲,想要的。這個欲有先天(動物性)的需要,有後天(人性)的慾望,兩者交織在一起,人性在氏族、部落、國家的社會環境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慾望是人類發展路上的動力,所以在道路的選擇、發展上一定要符合人與自然的規律、法則,譬如種植五穀,要應時勞作、加以管理才能有收穫。一條道路的穩定、有序、持久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自然的天地裡有風雨雷電造成的災害,人類的獲取渠道也有艱難險阻,不能因為災害、險阻而放棄。樹木的生長過程就是在不斷地“自我調整”,應時而動,或乾旱時積蓄力量、延緩生長,或豐沛時加速汲取、快速生長。

老子把人與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歸攏為一個字——道,起點(無中生有)——發展形式、發展過程、發展方向(無為和有為)——終點(有中生無)——再次起點(無中生有),兩點之間即是有方向性的道路,有無數的選擇,有直有曲,有善有惡,適合人類發展的持續,不適合發展的終結,再次選擇。終點又是新的起點,用圓、迴圈不足以解釋這種狀態,他是螺旋狀態的發展,人類歷史的程序也是如此,有其近似性,絕無重複性。

德是後天的形成,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步的結果。老子把人類透過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認識的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向上性的、集體認同的、制約惡促進善、正當性的、促進人與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發展的框架性要求總結成人類意識範疇的人類行為規範、標準統稱為——德。

在人與自然的環境裡沒有人類獲取需要的完美渠道,也沒有完善的、能滿足所有人、適用於所有人類的社會意識,就是意識慾望幻想、加工的完美、穩定、全面的形象也只存在於人類認識為基礎的個體想象裡,構建出一個個完美、無敵的神、佛、仙、超人來滿足個體或集體,並趨向他們仁愛、慈悲、瀟灑、力量。但是種種神化的形象、無所不能的意識產物也有人類的屬性,有情緒的起伏、人化的行為、統一的語言、人類的倫理道德。

人類都想有一條完美獲取“渠道”,既滿足物質需要,有滿足意識慾望,天不遂人願、事與願違是先秦之後古人對不完美事物的理解。“渠道”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是多種因素的合集,不能完全掌握“渠道”的發展規律,不能以人類的自由意志發展成了人類最煩惱的問題。缺點、不足、笨拙、破折時時出現,人為製造的阻礙、困難更摻雜其中,但都有其作用,都是對認識、判斷、選擇的再創造、再建立。

人類個體的矛盾性體現在人類道德和自然動物性在環境裡的“對抗”,在社會環境里人與人之間由於認識的不同產生矛盾,獲取渠道的相反而對立,好人與壞人,善人與惡人,獲取的正當性與非正當性,實質是人的道德性與人的動物性的對立。道德性的人相互交流,動物性的“人”相互撕咬,道德性的人和動物性的“人”相互搏殺。所有人類“遊戲規則”的制定都是人性與獸性的對抗,人類道德是所有“遊戲規則”的指南,脫離了道德範疇的“遊戲規則”即是返回動物性的“叢林法則”,說好聽的是為了維護自身生存,露骨的說法就是動物性的相互殘殺、掠奪。

人類社會里有“夬”有“衝”,有“拙”有“屈”,冷熱互動,動靜互用,都要遵從人與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堅守做人的道德。